香港物流發展局暨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為推動兩岸三地(台灣、大陸、香港)等亞太區供應鏈連結,正進行「跨境供應鏈可視化可行性研究」,以加速貨物通關、降低供應鏈成本,這項計畫參與官方單位將包括香港物流發展局及台灣、大陸、香港海關與經濟部國貿局,同時將選定合作ECFA出口廠商及海運承運商,以配合未來的貨櫃電子化封條試點作業。經由國貿局及關稅總局的安排,香港貨品編碼協會高級經理何錦榮(上圖中,陳維強攝)昨(十五)日在關稅總局查緝處稽核范天行(左)等偕同下拜會台北市海運承攬公會說明計畫內容,理事長陳木枝(右)及出席理事參與會談,並代表公會特贈會旗。

該項計畫暫擬的試點流程(下圖)為亞洲地區貨品經香港轉口,由陸路或海路進入廣東各口岸,從貨物源頭開始,以出發地電子封條為資料基礎,上載貨物有關物流及商業資料到物流資訊平台,並記錄貨物進入、離開各港口的相關資料在資訊平台上,惟兩岸三地資訊系統互通、互用的可行性,有待進一步克服。

何錦榮表示,亞太經合組織(APEC)及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ABAC)對亞太區建立可靠的供應鏈連結,視為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二○一○年定立目標,要在二○一五年或以前降低一成的供應鏈成本,ABAC並研究發現,供應鏈之間缺乏連結,是構成供應鏈堵塞點的主要成因。各方研究結果認為,解決供應鏈效率問題,能為APEC帶來實質幫助,包括能增加區內約一四八億美元貿易,提高港口效率○·五五%及海關效率增加五·四六%。大陸十二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國際航運中心,透過跨境供應鏈可視化流程,世界各地貿易商可享受香港高效國際物流服務,並促進香港與內地及亞洲的邊境機構合作,加強香港物流樞紐地位。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行政總裁同時也是香港物流發展局基建支援小組副主席,廣東、香港及海外(亞洲)跨境供應鏈可視化之可行性研究係連同香港中文大學利豐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研究所共同進行,研究能否利用現代技術,透過資訊平台,使跨境供應鏈在各行業、政府之間互相提供貨物行蹤、貨運文件等物流資訊。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此行還拜會台北市進出口公會、關稅總局、台中關稅局,並參觀台中港電子封條監控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吉成國際通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